語音播報
圖為中科院專家學者赴河源考察研究袖珍蛋類化石(右一,河源恐龍博物館館長杜衍禮。右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教授趙資奎。左一,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強。左二,原河源恐龍博物館館長黃東)。顏新陽 攝
該批蛋類化石是河源市目前發(fā)現(xiàn)的個頭最小的蛋類化石,直徑最大不超過2厘米,最小僅1.5厘米,大小僅有鵪鶉蛋的一半。顏新陽 攝
圖為該批新發(fā)現(xiàn)的袖珍蛋類化石較為罕見,尤其是那枚直徑為1.5厘米、內有結晶體的蛋類化石。顏新陽 攝
廣東河源市發(fā)現(xiàn)一批袖珍蛋類化石的消息連日來引起了中國考古界、生物界專家的關注。
11月25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教授、中國恐龍蛋一號專家趙資奎及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強等專家學者一行專程趕赴河源,對該批袖珍蛋類化石進行研究考察,是何物種需待進一步研究。
據(jù)了解,該批蛋類化石是河源市目前發(fā)現(xiàn)的個頭最小的蛋類化石,直徑最大不超過2厘米,最小僅1.5厘米,大小僅有鵪鶉蛋的1/2。蛋化石內部還有結晶體,結晶體里還有不同顏色的部分。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強博士介紹,該批新發(fā)現(xiàn)的袖珍蛋類化石較為罕見,尤其是那枚直徑為1.5厘米、內有結晶體的蛋類化石,蛋體很小,但蛋殼卻很厚實,有1.5毫米。
王強博士認為,該批蛋類化石是否是恐龍蛋化石,是何物種,還有待借助先進的科學技術進一步確認。
下一步中科院專家將對該批袖珍蛋類化石進行取樣分析,并通過顯微技術及掃描技術等先進檢測技術對蛋類化石的蛋殼進行分析。
據(jù)河源恐龍博物館館長杜衍禮介紹,該批袖珍蛋類化石在河源市區(qū)迎客大橋南端附近的工地上被發(fā)現(xiàn)時,因從未見過如此小的蛋類化石,且沒有注意到蛋皮部分,一直沒有確證。隨后博物館陸續(xù)在該工地發(fā)現(xiàn)10余枚,并于最近發(fā)現(xiàn)了有剝離的蛋殼、一枚蛋體和蛋殼保存完好,內有結晶體的化石。
據(jù)悉,河源是恐龍之鄉(xiāng),目前河源市恐龍博物館藏有15233枚恐龍蛋化石樣,恐龍蛋化石近20種,全球所有館藏恐龍蛋化石加起來目前還沒有河源館藏恐龍蛋化石的一半。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