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播報
伴隨著秋雨的降落,我國北方地區(qū)最近涼意襲人。與此同時,拉尼娜成為熱議話題。美國國家氣象局氣候預測中心近日表示,未來幾個月,北半球將出現(xiàn)所謂的拉尼娜現(xiàn)象,并且2016~2017年度冷冬幾率正在提高。
該如何判定拉尼娜的到來?如果到來,將對我國各地區(qū)產生何種影響?又是否會改變全球變暖的大趨勢?記者就此采訪了相關專家。
仍有待觀察
中科院大氣所研究員黃剛表示,嚴格來說,拉尼娜事件是一種海洋現(xiàn)象,而目前中、東太平洋的海水并無明顯變化。因此,即便拉尼娜出現(xiàn),較往年也屬偏弱。
據(jù)介紹,今年7~9月,中、東太平洋海溫距平指數(shù)均維持在-0.5以下。如果該數(shù)值持續(xù)5個月以上,便能最終判定拉尼娜真正到來了。但就目前來看,仍處于觀察期。
眾所周知,厄爾尼諾會導致水溫異常升高。這與導致海面溫度持續(xù)異常偏冷的拉尼娜正好相反。
一般而言,拉尼娜會在冬季形成最強狀態(tài),但科學家觀察發(fā)現(xiàn),今年拉尼娜和厄爾尼諾的轉換非常快。傳統(tǒng)上,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的循環(huán)為2~7年,但此次轉換只用了半年時間。
“1月份海水還是暖的,到了7月就開始衰退,中、東太平洋海水從暖水溫突變?yōu)槔浜兀M入拉尼娜狀態(tài)。這樣的轉換速度在歷史上也是少見的?!秉S剛說。
拉尼娜一般持續(xù)1年左右,長的可能延續(xù)2~3年。這就像大氣環(huán)流有波峰和波谷,比如同樣受拉尼娜影響,可能中國變冷,而美國在某個點上變暖?!安煌奈幌嗫刂浦聹囟仁遣煌模虼瞬荒芤桓哦??!秉S剛強調。
我國局地感知不同
與此同時,拉尼娜對我國各地區(qū)造成的冷冬現(xiàn)象也不盡相同。這包括各地區(qū)的變冷幾率以及局地冷感都有所不同。
“據(jù)統(tǒng)計,我國西南和西北地區(qū)變冷的幾率是88%以上,而華北地區(qū)是77%,東北地區(qū)只有百分之六十幾。這是人們通過把所有拉尼娜年匯總統(tǒng)計后得出的結論?!秉S剛表示,拉尼娜可能會對南方的一些蔬果,特別是云南的農作物影響較大,北方則可能面臨低溫凍雨,導致交通受到影響。
此外,由于氣候往往分為兩種狀態(tài):平均和異常,因此同樣是冬天,拉尼娜帶給我國各地區(qū)的冷感感知程度也有所變化。
“一般人對平均態(tài)的感知比較麻木,但對一兩次異常會記憶猶新?!睋?jù)黃剛介紹,中國氣候比較復雜,例如西南地區(qū)經常連陰雨,冷感往往是由于濕造成的,而我國有些地方的冷感是由于干燥或風造成的。雖然平均態(tài)都冷,但異常態(tài)上會讓各地的人們對拉尼娜的感知有所不同。
因為我國橫跨多個氣候帶,雖然總體偏冷,但也不排除有些區(qū)域是偏暖的:如四川盆地的氣候有時是強對流的過程,因此這些地方可能受大的背景影響較小,拉尼娜表現(xiàn)不會很強?!氨狈嚼淇諝馊绻內?,氣溫也可能回升一些,北方可能就會感覺變化并非很大?!秉S剛解釋說。
不會影響全球整體變暖
對于氣候現(xiàn)象來說,對冷冬的統(tǒng)計并非能做到百分之百的精確。“氣候現(xiàn)象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氣候作為統(tǒng)計量,偏冷也有偏一度或者偏零點幾度之分?!秉S剛指出,拉尼娜雖然是全球性的,但其造成的影響在不同年代也有所區(qū)別。此次到底會造成何種影響,還要看最近的海溫。
縱觀拉尼娜和厄爾尼諾,其并非現(xiàn)代社會的新產物,而是伴隨地球始終存在。
“拉尼娜每隔幾年就會出現(xiàn)一次。只不過相較于之前,人類對其更加關注了?!秉S剛認為,這是由于如今高度發(fā)達的社會形態(tài)以及城市人群的聚集,讓人們對于這種異常氣候現(xiàn)象變得更加敏感?!俺鞘械拇嗳踝屛覀儗碾y更加關注?!?/p>
“我們現(xiàn)在需要去適應拉尼娜,因為氣候沒有預警,可以預警的只是天氣。”黃剛表示,由于氣候異常,極端天氣出現(xiàn)的概率也在大大增加,同時二者往往會形成惡性循環(huán)。
那么,拉尼娜的到來是否否定了全球變暖的大趨勢?對此,中科院大氣所副研究員宗海鋒認為,目前人類正在經歷全球變暖的大趨勢,天氣波動非常厲害?!皻夂蜃兣瘜е滤黾樱瑤韽娊邓?,并通過極地和低壓潮將冷空氣帶到陸地,造成這種極端氣候現(xiàn)象?!?/p>
宗海鋒特別指出,全球變暖是指全球各點上的平均值,而這個平均值是一個逐漸增溫的趨勢,雖然這種趨勢也會在某年或某點上有高低起伏?!八哉f,拉尼娜并不影響全球的整體變暖?!?/p>
?。ㄔd于《中國科學報》 2016-10-24 第4版 綜合)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