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fā)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機構設置
創(chuàng)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期刊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哈佛大學波士頓兒童醫(yī)院、復旦大學吳柏林研究組與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仇子龍研究組合作完成的一項研究揭示了自閉癥致病的分子機理。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fā)表于《分子精神病學》。
自閉癥是一種復雜的遺傳性癥候群和神經精神發(fā)育類疾病,多發(fā)于兒童早期,目前尚無有效的藥物治療方法。關于自閉癥的基礎與臨床研究以及相關動物模型的研究已成為當前醫(yī)學與神經科學領域的熱點之一。
研究人員在自閉癥病人中篩查到DYRK1A基因的9個錯義突變,并通過構建突變型Dyrk1a,對其在細胞生長、皮層發(fā)育等過程中的功能作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Dyrk1a在神經發(fā)育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且與自閉癥相關的兩個無義突變導致了DYRK1A蛋白的功能缺失。
研究認為,與該病發(fā)生相關的遺傳機制多元復雜,其中位于第21號染色體上的DYRK1A基因即為在近年來被識別的自閉癥候選基因之一。該基因被大家所熟知是由于其在唐氏綜合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外顯子測序數(shù)據(jù)顯示,自閉癥病人也檢測到DYRK1A基因的突變,因此,該基因與自閉癥之間的相關程度如何,成為了一個急須解答的科學問題。
為此,研究人員構建了該基因的野生型、Dyrk1a_shRNA及九個突變型Dyrk1a的質粒。將其與對照組分別表達于小鼠皮層神經元細胞、大鼠海馬神經元和在體的胚胎期皮層細胞中,并觀測各類型細胞對應的生長發(fā)育狀態(tài)。
仇子龍研究員表示,這項研究首次對DYRK1A這一重要自閉癥候選基因的相關突變進行神經發(fā)育相關的功能研究,為深入研究DYRK1A基因功能及探索自閉癥的致病分子細胞機理提供了重要基礎。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