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fā)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機構設置
創(chuàng)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期刊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文化副刊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簡稱中科院光電所)與中廣核核電運營有限公司(簡稱CNOC)聯合研發(fā)的核電機器人團隊亮相,并開始在廣東大亞灣服役。6月19日,中科院特種光電智能化裝備研發(fā)團隊帶頭人馮常對該機器人團隊做了介紹。
“在每小時一萬西弗單位的核輻射環(huán)境下,人可能幾秒鐘內就會死去,但核電機器人依然能夠進行探測與直播,將數據傳輸到后臺?!瘪T常表示,當核泄漏等極端事件發(fā)生時,機器人能否在高溫、高輻射下進行正常工作,成為緊急救援的關鍵。
據了解,自2011年福島核泄漏事故后,世界各國都加強了對于強輻射環(huán)境下的機器人研究。目前德國EMSM系列、美國SASIN系列機器人都能夠在真實的高輻射環(huán)境應用,且可遠距離操控。
“這次光電所投入使用的機器人主要優(yōu)勢在無線傳輸系統(tǒng)及耐強輻射的攝像技術?!瘪T常表示,光電所研發(fā)的核電機器人攝像頭可在每小時一萬西弗單位的輻射劑量下工作,是目前世界上耐輻射鏡頭所能承受的最大劑量核輻射,且鏡頭材料全部由中國生產。
此外,機器人在現場采集的視頻可實現高清數字化無線傳輸,傳輸像素為200萬至500萬,傳輸半徑達到4至5公里。
據介紹,近日亮相的核電機器人團隊有五個成員,包括陸地巡檢機器人、水下多功能智能機器人、水下巡檢機器人、異物打撈機器人及小型水下觀測機器人?!八鼈儗⒅饕瓿珊耸录l(fā)生后的現場偵查與異物處理。正常環(huán)境中,每18個月核電站會進行停堆大修,核電機器人也可以在核反應堆水池、乏燃料水池中進行異物處理?!瘪T常表示。
據了解,由于核電機器人在進入核電站后易被“活化”為核污染源,為防止再度污染,進入核電站后基本都放在“控制室”至其壽命終止,“可謂終身服役”。
馮常同時表示,目前核電機器人在耐輻射、耐高溫方面得到了較大提升,但在智能化、可靠性方面還需要提升。他認為,下一步核電機器人發(fā)展的思路將是平臺化、標準化與模塊化?!拔覀冏龊靡粋€平臺,就像核電機器人的大腦,根據不同的場景將不同模塊與工具庫進行組裝,形成適應場景的功能?!瘪T常表示。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