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fā)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機構設置
創(chuàng)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期刊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文化副刊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記者日前從中科大獲悉:該校郭國平教授研究組與日本科學家合作,首次在半導體柔性二維材料體系中實現(xiàn)了全電學調控的量子點器件。這種新型半導體量子晶體管為制備柔性量子芯片提供了新途徑。最新一期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進展》發(fā)表了該成果。
經過幾十年發(fā)展,半導體門控量子點作為一種量子晶體管,已成為制備量子芯片的熱門候選體系之一。以石墨烯為代表的二維材料體系,因其天然的單原子層厚度、優(yōu)異的電學性能、易于集成等優(yōu)點,成為柔性電子學、量子電子學的重點研究對象。但由于其能帶結構、界面缺陷雜質等因素,使得二維材料中的量子點無法實現(xiàn)有效的電學調控。
郭國平研究組與日本國立材料研究所、日本理化研究所科學家合作,選擇新型二維材料二硫化鉬進行深入研究。利用微納加工、低溫LED輻照等一系列現(xiàn)代半導體工藝手段,結合氮化硼封裝技術,有效減少了量子點結構中的雜質和缺陷,首次在這類材料中實現(xiàn)了全電學可控的雙量子點結構。在極低溫下,通過電極電壓,實現(xiàn)了人造原子到人造分子的電學可控調制。
(原載于《人民日報》 2017-11-02 12版)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