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播報
有這么一個重大科學工程,從概念形成到竣工歷時8年,3萬多種植物以及豐富的動物種質資源在這里得以“多世同堂”。這就是在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建成的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以下簡稱種質資源庫)。
日前在京舉行的“十八大以來中科院創(chuàng)新成果展”中,種質資源庫也在此展出,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
“種質資源庫不僅保存植物種子,也是我國搶救性收集和保存野生植物離體材料、DNA、動物細胞和微生物菌株等遺傳材料的重要裝置。目前,種質資源庫開展工作已有10年,它已搶救性收集和保存了各類種質資源20305種、210444份?!痹谌涨敖邮堋吨袊茖W報》記者采訪時,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所長孫航表示。
10年來,種質資源庫已搶救性收集和保存的各類種質資源中,處于核心地位的植物種子資源為229科、9484種、71232份,占中國種子植物種類的32%,包括4000種13178份中國特有植物種子,數(shù)千種重要農(nóng)作物野生近緣種種子,近百種、442份珍稀瀕危植物種子。
“尤其要說的是,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將立足中國西南作為辦所方針,目前已收集保藏了來自青藏高原的15337份種子,經(jīng)過幾十年的努力,青藏高原植物種質資源‘家底’基本摸清。”孫航介紹,此外,通過與英國和國際混農(nóng)林業(yè)中心的合作,中科院昆明植物所還收集保藏了來自世界上45個國家的1197份重要植物種子。
那么,作為重大科學工程, 種質資源庫有哪些重要作用呢?孫航介紹,首先,這是一座中國生物資源的貯藏寶庫。目前,該種質庫是亞洲最大的野生生物種質資源“諾亞方舟”,成為與英國千年種子庫、挪威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等齊名的全球植物多樣性保護翹楚,在國際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中占據(jù)舉足輕重的地位。
“其次,它為推動我國生物多樣性的研究,為我國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提供堅實后盾。”孫航介紹說,“植物分類學是認識、利用植物最基礎的學科,依托種質資源庫,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等支持下,我們針對青藏高原薄弱地區(qū)開展了進入采集與研究工作,一方面培養(yǎng)了研究隊伍,更為重要的是將植物分類學與信息技術充分結合,率先啟動并引領中國野生植物DNA條形碼研究,提出國際核心DNA條形碼新標準?!?/p>
“三是構建起我國新型的植物百科全書式智能植物志。”孫航表示,通過10年的努力,該所已建成作為智能植物志核心新元素的DNA條形碼庫,收錄我國近萬種重要植物12萬個DNA條形碼及其物種相關信息;適應測序技術快速進步和植物學發(fā)展新要求,提出基于基因組大數(shù)據(jù)認知植物的iFlora2.0新理念。通過iFlora精準鑒定裝置,研究人員可以非常精確地確認一個植物具體是哪一個物種,而不是大概是哪一類植物,從而為植物精準鑒定、司法鑒定等提供了依據(jù)。
孫航介紹說,種質資源庫也推動了我國植物學相關領域學科的發(fā)展,經(jīng)過79年的積累,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已建成中國最大的天然化合物庫,總體庫存量高達10000個,這些是我國創(chuàng)新藥物研發(fā)的重要戰(zhàn)略儲備。同時,該所深入開展重要野生植物的發(fā)掘與利用,推動種質資源利用和產(chǎn)業(yè)發(fā)展,在植物新品種選育,特別是兜蘭新品種量產(chǎn)上實現(xiàn)了突破。未來隨著研究的深入,種質資源庫將會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