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fā)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機構設置
創(chuàng)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期刊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廣州生物院首次培育出帶有基因剪刀的工具豬
記者從中科院廣州生物醫(yī)藥與健康研究院獲悉,該院研究員賴良學課題組首次構建了新型條件性表達Cas9基因工具豬模型,利用此模型,率先實現(xiàn)了直接對成體大動物進行體內基因編輯,并首次建立了大動物原發(fā)性肺癌模型。相關成果日前發(fā)表于《基因組研究》。該成果有助推動豬基因功能的研究進展并加快在生物醫(yī)藥及農業(yè)領域有重要應用價值的基因修飾豬模型的建立。
據(jù)悉,由于豬在器官結構、大小以及生理代謝、免疫系統(tǒng)等方面與人更加接近,被普遍認為是非常理想的大動物疾病模型、異種器官移植供體模型和異種器官再造受體模型。目前,對豬等大動物在體內直接進行基因突變在技術上尚不可行。
研究人員利用基因打靶技術,成功將能夠剪開基因的Cas9蛋白基因插入到豬基因組一個特定的位點(ROSA26),相當于在豬體內加入了一把“基因剪刀”,并在Cas9基因附近加上了能與Cre重組酶結合的loxp位點,后者相當于一個開關,能對其剪切功能的開啟加以控制。利用此工具模型,不需要依賴受精卵注射或體細胞核移植技術,研究人員在動物體內轉入能識別特定基因的gRNA和重組酶,就可直接對豬的基因組進行編輯,從而快速獲得相應基因編輯豬模型。
研究人員將包裝的含有Cre重組酶和靶向六種腫瘤相關基因的gRNAs慢病毒通過滴鼻方式,感染工具豬的肺臟,在豬肺細胞的基因組發(fā)生癌化突變。3個月后,豬出現(xiàn)了典型的肺癌癥狀和病理變化,從而成功建立了原發(fā)性肺腫瘤大動物模型。利用條件性表達Cas9基因豬模型,可高效實現(xiàn)大動物體內細胞單基因、多基因、超大片段基因的編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