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fā)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機構設置
創(chuàng)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期刊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11月28日,新當選中科院院士在中科院學術會堂參觀院史展覽。新華社發(fā)
201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是改進完善院士制度后進行的第二次增選。增選工作于2017年1月1日正式啟動,增選過程和環(huán)節(jié)等嚴格按照《關于改進完善院士制度的方案》要求以及《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選舉辦法》等規(guī)定進行。
中國科學院學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與之前的院士增選相比,2017年增選有三個新特點。
新特點一:對國防和國家安全領域更加重視和加強。據(jù)介紹,本次增選中,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進一步加強了對新興和交叉學科以及國防和國家安全領域的支持,成立了國防和國家安全特別推薦小組。
新特點二:新興和交叉學科候選人增多。2017年增選中,專門建立了新興和交叉學科特別推薦機制,并增加名額用于支持新興和交叉學科候選人。本次增選關注的新興和交叉學科為數(shù)理與信息安全、化學生物學、藥物科學、環(huán)境科學、信息與數(shù)學、能源科學,這6個學科各有一個名額。在61名新當選院士中,有5人是通過這一特別推薦機制推薦的。
新特點三:適當增加外籍院士名額。本次增選將外籍院士正式候選人名額從2015年的14名提高到20名。經(jīng)過全體院士投票選舉,2017年共產(chǎn)生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6人。其中,安德烈·海姆和詹姆斯·弗雷澤·司徒塔特為諾貝爾獎獲得者。新當選外籍院士來自8個國家(1人為雙重國籍),其中美國9人,英國2人,俄羅斯、瑞典、波蘭、日本、荷蘭、烏茲別克斯坦各1人,波蘭、荷蘭、烏茲別克斯坦3國首次有科學家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學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堅持外籍院士標準的前提下,本次外籍院士增選重點關注了“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候選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的國別分布更趨合理。
(原載于《光明日報》 2017-11-29 09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