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fā)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機構設置
創(chuàng)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期刊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5月15日上午,由財政部支持、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yī)藥與健康研究院(以下簡稱廣州生物院)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制項目“全自動干細胞誘導培養(yǎng)設備研制”在廣州順利通過整體驗收,標志著全球首臺自動化無人堅守、應用深度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智能化干細胞誘導培養(yǎng)設備誕生。
科研人員利用iPSC技術、干細胞誘導分化技術等研究成果,結合自動化技術,歷時4年,集智攻關,攻克了8項關鍵技術,其中包抱2個核心技術,并取得多項創(chuàng)新性成果,研制出國際首臺干細胞自動化、智能化誘導培養(yǎng)設備。
據(jù)介紹,該設備的成功研制,改善了我國高端生命科學儀器裝備幾乎依靠歐美進口的局面,其成果展示了我國在細胞制備領域高端科研裝備的先進性;為降低細胞的生產(chǎn)成本、提高細胞制備質量,以及更廣泛地服務臨床奠定了裝備基礎。
該設備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chǎn)權,首次實現(xiàn)了以機器學習及人工智能算法為邏輯判定的細胞重編程命運的自動化誘導,建立了細胞培養(yǎng)、顯微在線觀測、移液換液、算法識別、細胞挑取及設備控制的裝備技術,實現(xiàn)了iPSC自動化誘導培養(yǎng)、擴增、成像、移液換液、挑取細胞,下游分化等功能。
該設備從誘導多能干細胞重編程全過程研究出發(fā),建立全程自動化細胞培養(yǎng)誘導技術體系,利用人工智能機器學習輔助無損無標記分析手段,建立細胞極性變化為基礎的命運調(diào)控的數(shù)學模型,從而指導細胞重編程理論在干細胞獲取領域從理論模型到制備整機技術的全線突破,實現(xiàn)重編程多能干細胞的制備。
該自動化智能技術可實現(xiàn)24人次為周期的GMP級別的細胞制備通量,為我國的生物先進制造提供了上游細胞來源的裝備保障。華大基因研究院、華東理工大學等多家用戶單位對全自動干細胞誘導培養(yǎng)設備進行了測試,驗證了該設備進行干細胞誘導培養(yǎng)的可行性。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