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fā)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機構設置
創(chuàng)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期刊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一場科學盛宴即將于本周末來襲!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獲悉,5月19~20日,中科院第十四屆公眾科學日將在全國120個院屬單位舉辦,屆時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植物園、天文臺站、博物館、野外臺站、大科學裝置等將向社會公眾開放,2000多名科學家將與社會公眾現(xiàn)場互動。
據介紹,此次公眾科學日活動主題為“科技創(chuàng)新 強國富民”,旨在向社會全面展示中國科學院近年來尤其是實施“率先行動”計劃以來的重大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和重要科學進展,全面展現(xiàn)科學研究在服務國家發(fā)展、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塑造人類未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解讀社會熱點,弘揚科學精神,激發(fā)廣大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對科學的關注和興趣。
此次公眾科學日活動中,中科院各分院將開展系列主題科普活動,如北京分院將于5月20日至6月30日舉辦首屆“科學傳播月”活動。聲學研究所將開放奇妙的“聲音博物館”,展示蛟龍?zhí)栞d人潛水器的水下傳聲技術;計算技術研究所將設置超級計算機模擬體驗,策劃人工智能慧眼系列展出、組織觀眾自主編程并完成對抗游戲、好萊塢特效體驗和3D體驗活動;高能所將開放正負電子對撞機和中國散裂中子源兩大“科學重器”的參觀并現(xiàn)場設置互動實驗觀測宇宙射線等等。
此次公眾科學日活動由中科院科學傳播局組織實施,該局長周德進介紹,公眾科學日活動始于2005年5月,經過14年的發(fā)展,已成為全國性的重要科普品牌活動,成為社會公眾了解科技進展、走近科學的重要渠道,成為激發(fā)青少年科學興趣、培養(yǎng)未來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的重要平臺。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