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fā)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機構設置
創(chuàng)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期刊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6月22日,武漢市洪山區(qū)科技成果轉化簽約大會·中科院專場活動在武漢舉辦。本次活動聚焦中科院在光電信息、智能制造和生命健康領域最新、最前沿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現(xiàn)場8個項目簽約,簽約金額達6億元,130項光電信息、智能制造和生命健康類成果集中發(fā)布,6個項目進行了現(xiàn)場路演。
活動現(xiàn)場,洪山區(qū)政府與湖北產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與育成中心簽訂了框架合作協(xié)議,吳常信院士團隊的家禽育種及禽蛋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項目,張啟發(fā)院士團隊的水產繁育及生物育種、綠色種植技術標準化項目,桂建芳院士團隊的鲌育種材料研制與異育銀鯽“中科5號”高效擴繁項目,3個院士成果轉化項目及其它研究成果,將有效促進了科研成果在洪山區(qū)轉移轉化。
據悉,除了大規(guī)模生產異育銀鯽“中科5號”魚苗,武漢先鋒水產科技有限公司還將依托桂建芳院士專家團隊的相關技術,開展鲌種質創(chuàng)制與新品種培育,進行新品種中試,開展苗種擴繁、配套技術及養(yǎng)殖模式研究。該企業(yè)預計在三年內累計實現(xiàn)經濟效益5000萬元,輻射并帶動武漢市新品種累計養(yǎng)殖面積1.5萬畝,創(chuàng)社會經濟效益1億元。
據了解,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今年在漢已舉辦4次大型科技成果轉化活動,分別是中科院科技成果轉化·東西湖專場、東湖高新區(qū)·中科院光電信息專場和東湖高新區(qū)·中科院生物以及此次舉辦的洪山區(qū)專場,簽約總金額超過10億。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