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fā)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機構設置
創(chuàng)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期刊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文化副刊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耀變體是宇宙中最活躍的一種天體現(xiàn)象。由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研究員安濤領銜的中外天文學家團隊,成功捕捉到宇宙中最遙遠的耀變體的信號,并繪制出高分辨率圖像。《自然—通訊》近日在線發(fā)表了相關研究論文。
根據目前研究,天文學家們認為,在宇宙形成的初期,就已經誕生了一批超大黑洞。巨型星系中心的黑洞,吞噬著周圍的物質,因而產生耀變體現(xiàn)象。當物質被拽向黑洞的時候,會有能量被釋放出來,其速度可以接近光速,稱之為“相對論性噴流”。耀變體不僅光度高而且壽命長,有顯著的相對論性噴流,可為研究宇宙的整體演進歷史和宇宙早期星系的物理性質,提供珍貴的線索。
據安濤介紹,此次被繪制“倩影”的耀變體,編號為“J0906+6930”,紅移為5.47,產生于約127億年前的宇宙,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最遙遠的耀變體之一,也是少數幾個可以被天文學家用射電望遠鏡、光學望遠鏡和X射線望遠鏡探測到的高紅移耀變體。
本次觀測使用了位于美國的10個望遠鏡組成的甚長基線干涉測量陣列,最長距離達到8000公里,相當于一個大小為8000公里的超級望遠鏡的分辨率。觀測結果揭示了宇宙早期超大黑洞產生的射電噴流的運動學性質以及生長環(huán)境。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