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fā)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機構設置
創(chuàng)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期刊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完成單位: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等
為有效預防和控制新冠病毒的進一步擴散和流行,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在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后快速響應,立即啟動疫苗研究工作,依托生物安全平臺優(yōu)勢,與國藥集團中生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合作開展滅活疫苗研發(fā)。
依托中科院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利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的細胞株,進行病毒純化、擴增,確定大規(guī)模病毒培養(yǎng)所需的最佳接種量,建立了三級疫苗生產用種子庫,驗證了滅活劑滅活病毒的最優(yōu)劑量和時間,并制備了滅活疫苗小樣;恒河猴的免疫保護性實驗證明,滅活疫苗可以誘導恒河猴體內產生高滴度中和抗體,滅活疫苗產生的中和抗體可以抵抗病毒感染和病毒對呼吸道器官造成的損傷,為后期疫苗進入臨床評價提供了科學依據(jù)。
2020年4月12日,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通過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特別審批程序,獲得藥物I和II期臨床試驗批件。6月16日,新冠病毒滅活疫苗進行Ⅰ/Ⅱ期臨床試驗盲態(tài)審核暨階段性揭盲。結果顯示疫苗接種后安全性好,無一例嚴重不良反應,不同程序、不同劑量接種后疫苗組接種者均產生高滴度抗體;28天程序接種兩劑后,中和抗體陽轉率達100%。6月24日,阿聯(lián)酋衛(wèi)生部向滅活疫苗頒布三期臨床試驗批準證書,標志著疫苗進入三期臨床試驗。
目前,該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產品是全球首個獲得臨床試驗批件進入三期臨床試驗的滅活疫苗。為了滿足后期臨床用疫苗的使用,正在中科院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進行滅活疫苗的規(guī)?;瘧鄙a。
相關鏈接:
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產品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