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fā)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機構設置
創(chuàng)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期刊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5月26日,由中國科學院院士郭雷、研究員方新帶隊的學部咨詢項目“依法治國中科學技術發(fā)揮的作用和相關制度研究”課題組前往最高人民法院,就司法信息化、智慧法院建設工作進行調研。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會見課題組并講話。
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主任許建峰、副主任錢曉晨全面介紹了司法信息化建設現(xiàn)狀及取得的成績。據介紹,當前,我國已經建成了覆蓋全國四級法院的執(zhí)行流程信息管理系統(tǒng)、人事信息管理系統(tǒng)、數(shù)字圖書館平臺,實現(xiàn)了全國法院“一張網”;以“智審”系統(tǒng)為代表的一批智能化輔助辦案系統(tǒng)成功上線并推廣應用;已建成的中國庭審公開網以“四大公開平臺”為依托,全方位推進司法為民、公正司法。此外,許建峰還就司法信息化建設中的科技需求和發(fā)展思路進行了詳細介紹。
課題組與最高人民法院的專家就司法信息化中的語音識別系統(tǒng)、裁判文書公開系統(tǒng)、類案推送、網絡拍賣、智能審判等技術難點、智慧法院建設中所迫切需要解決的科技問題、最高法院信息化建設總體設計方案、科技人才等問題開展了深入交流。
郭雷、方新對最高人民法院堅持司法為民,以推進信息化建設為契機,深入開展司法改革,促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xiàn)代化所取得的矚目成果表示祝賀,希望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促進科技與法律的深度融合,促進科學共同體為司法信息化建設工作提供有力技術、人才支撐。
周強對中科院的長期支持表示感謝,并高度認可本課題的研究價值和前瞻性。周強指出,司法信息化、智慧法院建設在未來會面臨更多的機遇和挑戰(zhàn),需要不斷追蹤科技發(fā)展的最新動態(tài)、整合科技人才。最高人民法院將與中科院進一步加強合作,共同推進司法信息化建設。
會議現(xiàn)場
雙方交流
聽取相關情況介紹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