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播報
生物多樣性分布格局和物種對環(huán)境變化的響應機制是生態(tài)學研究的核心問題。亞熱帶山地區(qū)域覆蓋中國生物多樣性的熱點區(qū)域(秦巴山地、川東-鄂西地區(qū)和嶺南地區(qū)),該區(qū)域被認為是孑遺植物的“博物館”。然而,目前對于山地河岸帶植物的生物多樣性分布、適應策略及潛在機制仍缺乏認識。選取具代表性的植物群落,開展生物多樣性格局及適應策略的研究,對該區(qū)域內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植被生態(tài)學科組長期從事亞熱帶山地生物多樣性研究,以山地河岸帶植物領春木及其所在的木本植物群落為對象,取得系列成果:(1)領春木種群遺傳多樣性格局受河流結構(Wei et al. 2015)、地形(Wei et al. 2013, 2016)和植被類型(Meng et al. 2019)的影響,不同研究尺度上的主要影響因子存在差異;(2)中國分布區(qū)內,領春木的繁殖方式表明該物種有向高緯度地區(qū)遷移的趨勢(Wei et al. 2015),地理梯度上的葉片性狀主要受環(huán)境因子驅動(Meng et al. 2017),環(huán)境因子通過影響種子質量和種子氮含量而間接影響種子萌發(fā)率(Wu et al. 2018);(3)人為干擾(砍伐)的木本植物群落中不同維度上生物多樣格局不同(Wei and Jiang, 2012),而自然生境中山地河岸帶木本植物群落不同維度上生物多樣性格局一致(孟紅杰,2017)。
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植被生態(tài)課題組研究人員整合遺傳、性狀和環(huán)境數據,探究環(huán)境梯度上領春木的適應策略及潛在的機制。結果表明:(1)地理隔離和環(huán)境隔離效應共同作用于種群間的遺傳差異,而環(huán)境隔離效應可以解釋種群間的性狀差異;(2)低緯度地區(qū)分布的領春木采取資源保守生長策略(resource conservative strategy)并表現出較高的萌蘗能力,而高緯度地區(qū)分布的領春木采取資源獲取生長策略(resource acquisitive strategy)并生產質量較輕的種子。中國分布區(qū)尺度上,領春木生長和繁殖策略是對特定環(huán)境的適應,萌蘗性狀(可塑性)是對季節(jié)性洪水的響應,而種子質量和葉片密度差異是(局域適應)土壤和溫度因子定向選擇的結果。
相關研究結果以Adaptive strategies and driving factors of a montane riparian tree: Trait-specific mechanisms across latitude為題,發(fā)表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武漢植物園孟紅杰博士后為論文第一作者,研究員江明喜為論文通訊作者。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基金和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的資助。
?。╝)地形、土壤和溫度對遺傳差異的相對解釋量;(b)溫度和遺傳差異對葉密度差異的相對解釋量;(c)溫度、土壤和遺傳對種子質量差異的相對解釋量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