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fā)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機構設置
創(chuàng)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期刊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文化副刊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5月27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馬凱一行來到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考察了中國科學院建設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看望慰問一線科技工作者。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林念修及貴州省有關負責人陪同考察。
考察期間,馬凱聽取了FAST研制和建設情況的匯報,觀看了工程建設匯報視頻,興致勃勃地考察了FAST工程現(xiàn)場,詳細詢問工程建設情況。他表示,工程建設歷時22年,很不容易,也很了不起,長了中國人的志氣,對科研人員和工程建設人員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謝。他希望科研團隊繼續(xù)發(fā)揚優(yōu)良作風,利用這一高水平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出大成果,努力取得具有諾貝爾獎水平的重大原創(chuàng)成果。
受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委托,中科院副秘書長汪克強代表中科院歡迎馬凱副總理一行蒞臨FAST考察。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副臺長鄭曉年對FAST工程和建設情況作了介紹。他說,FAST利用地球上獨一無二的優(yōu)良臺址——貴州天然喀斯特巨型洼地,自主發(fā)明主動變形反射面,在觀測方面形成300米瞬時拋物面匯聚電磁波,在地面改正球差,實現(xiàn)寬帶和全偏振;采用光機電一體化技術,自主提出輕型索拖動饋源支撐系統(tǒng)和并聯(lián)機器人,實現(xiàn)接收機高精度指向跟蹤。FAST建設已經(jīng)推動了相關產(chǎn)業(yè)技術升級和能力提升。
我國科研人員從1994年就開始了FAST的科學研究,2011年工程正式動工,2016年9月25日項目完工。FAST的科學目標包括巡視宇宙中的中性氫,研究宇宙大尺度物理學,以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觀測脈沖星,研究極端狀態(tài)下的物質結構與物理規(guī)律;主導國際低頻甚長基線干涉測量網(wǎng),獲得天體超精細結構;探測星際分子;搜索可能的星際通訊信號。FAST是目前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靈敏度高于國際同類天文望遠鏡,預計可在10年至20年內(nèi)保持世界領先水平。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