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fā)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機構設置
創(chuàng)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期刊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7月19日,俄羅斯聯(lián)邦副總理戈利科娃在莫斯科會見了來訪的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一行。
戈利科娃對中方代表團的到訪表示歡迎,認為此訪將有力推動俄中科技合作的發(fā)展。她代表俄羅斯聯(lián)邦政府祝賀中科院成立70周年。戈利科娃指出,在兩國元首的共同努力下,俄中關系達到歷史最好水平,加強科技創(chuàng)新合作是俄中新時代全面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的重要內容,也是雙方著眼于長遠做出的戰(zhàn)略性選擇。俄方將積極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有關共識,辦好“中俄科技創(chuàng)新年”,推動雙方在大科學裝置和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合作。
戈利科娃表示,近年來,中國在科學技術領域實現(xiàn)了偉大跨越,部分領域已達國際領先水平,中科院所取得的成就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所取得巨大飛躍的一個縮影。多年來,俄中兩國科學院之間的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結下了深厚友誼,樹立了科技領域合作共贏的典范。俄方重視中科院提出的有關加強雙邊科技合作的建議,將從政府層面給予支持。她希望俄中兩院能夠抓住歷史機遇,擴大合作領域,拓展合作潛能,從而更好地造福兩國人民。
白春禮感謝戈利科娃接見中科院代表團一行,介紹了中科院集科研院所、學部和教育機構的“三位一體”架構以及在科技轉移轉化等方面的情況,并重點介紹了中俄兩院合作的歷史和近期取得的進展。他表示,中俄兩國具有相似的“國家化科技體制”,在很多領域都優(yōu)勢互補,因此兩院可以互學互鑒,取長補短,走聯(lián)合研發(fā)、成果共享、協(xié)同發(fā)展、聯(lián)手共強之路。
白春禮建議將中俄兩院的合作提升到“新時代戰(zhàn)略科技合作伙伴”的新高度,在此框架下積極推動院級雙邊專題研討會機制化,并建立聯(lián)合資助的長效合作機制,得到了戈利科娃的積極回應。
贈送紀念品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