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播報
臨近空間通常指高度20-100km左右的地球空間,長期以來缺乏系統(tǒng)高效的觀測手段,客觀上成為人類對整個地球空間認知的薄弱點,對臨近空間的科學實驗涉及大氣物理、空間物理、等離子體物理、光化學、日地科學、地球科學和生命科學等多個學科。臨近空間科學探索與開發(fā)利用對我國實現創(chuàng)新發(fā)展戰(zhàn)略具有重大意義,預先研究作為持續(xù)開展臨近空間科學與應用的創(chuàng)新驅動力,在臨近空間科學實驗系統(tǒng)先導專項中部署預先研究課題,將為臨近空間科學探索與科學實驗的持續(xù)開展、臨近空間科學新現象新規(guī)律的持續(xù)發(fā)現、臨近空間載荷與應用技術的持續(xù)驗證奠定堅實的基礎,進一步推動我國臨近空間的科學探索及應用技術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預先研究課題依據“臨近空間科學實驗系統(tǒng)”先導專項總體戰(zhàn)略規(guī)劃,通過五年的實施,在創(chuàng)新科學實驗、新型平臺技術、新型載荷技術以及新型應用技術四個方面征集、遴選并部署與臨近空間科學探索與實驗緊密相關的前沿性、創(chuàng)新性子課題,形成一批可以產生一定影響、實現原始突破、有應用價值,或可以填補現有科學不足、突破現有技術瓶頸、提升現有應用能力的技術,為深入開展臨近空間科學探索與應用奠定良好的基礎。
擬面向中科院內外相關單位,圍繞創(chuàng)新科學實驗、新型平臺技術、新型載荷技術以及新型應用技術四個方面以及相關軟環(huán)境課題征集并形成課題申請指南,經總體批準后,在指南框架內面向中科院內外相關單位征集遴選預研課題,并部署實施。支持與臨近空間觀測相關,在科學、技術或應用方面有很強的前沿性、創(chuàng)新性或實用價值,預期研究成果可以為持續(xù)開展臨近空間科學研究和應用奠定基礎的子課題。第二批子課題擬按照科學技術方法論證類不超過10萬、應用試驗類不超過30萬、科學技術驗證類不超過50萬部署子課題,總數不超過20項,研究周期為一年。
子課題在立項和部署實施過程中,通過專家評估擇優(yōu)方式,對可以產生重大影響、實現重大原始突破、有重大應用價值的課題將轉為重點課題進行持續(xù)支持,加大經費支持力度。
擬部署子課題應與臨近空間科學與驗證緊密相關,并可以在現有專項中開展實施及驗證;應明確預期可實現的重大成果,可作為未來持續(xù)開展臨近空間科學和驗證的科學和技術儲備;或有明確的應用出口,為未來爭取國家重大任務奠定基礎等。
第二批預先研究子課題指南征集范圍如下:
?。ㄒ唬﹦?chuàng)新科學實驗
臨近空間科學實驗系統(tǒng)先導專項聚焦臨近空間環(huán)境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等科學問題,在青藏高原、低緯度、中緯度等3個典型區(qū)域開展臨近空間綜合探測。創(chuàng)新科學實驗瞄準臨近空間可能存在的未知物理現象和已知科學現象的未知科學規(guī)律,開展前沿科學問題和關鍵基礎問題研究。擬重點支持開展但不限于臨近空間新型科學實驗概念、環(huán)境參數演變規(guī)律、特有現象產生機理及生存周期演變、相鄰圈層耦合關系、生物溯源等研究。
?。ǘ┬滦推脚_技術
平臺作為開展臨近空間科學實驗的載體,瞄準科學觀測對平臺的長時駐空、超強載重、靈活機動等需求,重點圍繞臨近空間重載浮空器、持久駐空超壓浮空器、可復用動力浮空器、球載太陽能無人機系統(tǒng)、中高層科學探測平臺等方向,開展新型平臺的創(chuàng)新技術研究、關鍵技術攻關和實驗驗證。擬重點支持開展但不限于新概念平臺技術、臨空飛行關鍵技術、新型材料/能源/動力等研究。
?。ㄈ┬滦吞綔y及載荷驗證技術
面向臨近空間環(huán)境參數及其時空演變規(guī)律認知,圍繞宇宙射線粒子、空間輻射生物效應、臨近空間環(huán)境元器件空間輻射源、雷暴、對流層污染物等原位和遙感探測需求,開展新型探測技術的研究和探測載荷驗證。擬重點支持開展但不限于新型軟X射線與極紫外輻射探測、新型大氣成分探測、新型空間電場/磁場探測、新型大氣質譜探測、新型大氣風速探測、新型硬X射線和軟伽瑪射線輻射探測、新型粒子能譜探測等技術的研究和驗證。
?。ㄋ模┬滦蛻眉夹g
臨近空間作為航空和航天的中間地帶,對其充分認識并有效利用是實施臨近空間戰(zhàn)略先導的目標,也為未來開展覆蓋天、臨、空、地立體區(qū)域的科學探索和應用驗證奠定基礎。擬重點支持開展但不限于科學數據的新型應用探索、區(qū)域觀測數據的多元一體應用示范、立體組網應用示范,以及空間環(huán)境探測類/對地觀測類/空間態(tài)勢感知類/空間天文觀測類/空間通訊類等臨近空間驗證實驗。
各相關單位收到《“臨近空間科學實驗系統(tǒng)”先導專項預先研究子課題第二批指南征集(征求意見稿)》通知后,請?zhí)顚憽杜R近空間科學實驗系統(tǒng)先導專項第二批預先研究子課題指南征集意見匯總表》,并于2019年10月31日前提交指南建議。
聯(lián)系方式如下:
劉 洋 010-82176822 18515600011 lyang@aoe.ac.cn
孫建穎 010-82178668 18612626061 sunjianying@aoe.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