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fā)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機構設置
創(chuàng)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期刊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迄今發(fā)現(xiàn)的最原始高等靈長類——世紀曙猿下頜骨模型。 胡健 攝
目前世界已知最古老的龜——半甲齒龜化石。胡健 攝
《從魚到人的生命之旅——中國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學成果展》為期兩個月。胡健 攝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近10年來的最新研究成果6月30日在山西博物院展出,200多件億萬年前的史前化石模型是該所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集中展示,47件(組)化石正型標本(相當于中國一級文物)更是中國古生物大型展覽之最。
此次展覽名為《從魚到人的生命之旅——中國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學成果展》,分為“海洋之子”、“征服陸空”、“哺乳新生”、“靈長時代”四個部分,展出了出土自中國各地的各類化石及模型約200件(組)。
展品中的多個“世界之最”在中國內地古生物展中并不多見。目前世界已知最古老的龜——半甲齒龜,距今已有2.2億年;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帶羽毛恐龍——義縣似尾羽龍,時代為早白堊世。
除此之外,此次展品中還有迄今發(fā)現(xiàn)的最原始高等靈長類——世紀曙猿下頜骨模型。出土于山西垣曲的世紀曙猿,是一種生活在4000萬年前的古老靈長類動物,它是包括人類在內的類人猿動物的共同祖先,填補了低等靈長類動物向高等靈長類動物演化過程中的空缺。
中美學者通過對垣曲寨里村的世紀曙猿跗骨、近完整的下頜化石的研究,證實了曙猿是一種基干類人猿,是迄今發(fā)現(xiàn)最原始的高靈長類,改寫了包含人類的遠祖在內的高等靈長類起源于非洲的說法。
在生命演化史上,“脊椎的出現(xiàn)”是一個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5億多年前,最早的脊椎動物在古生代的海洋中誕生。3億多年前,魚類中的一群“勇士”奮力爬上陸地,隨之迎來爬行動物稱霸地球的中生代。2億多年前,翼龍率先沖向天空,哺乳動物在恐龍統(tǒng)治的世界中悄然興起。6600萬年前,人類成為新生代的主角,演化為智慧最高的生物。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吳秀杰表示,此次的展品來自中國云南、貴州、山西、廣東、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等各地,最早的化石距今有4.23億年,是該研究所最大規(guī)模的集中展示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