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gòu)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fā)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機構(gòu)設置
創(chuàng)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期刊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較多植物由于特殊的花藥或花冠結(jié)構(gòu)將花粉隱藏,傳粉者被迫采用特殊的方式,如利用聲學共鳴的方式噴出花粉而實現(xiàn)傳粉。具有這類能力的傳粉者多為蜂類(蜂震傳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熊蜂。在以蜂震傳粉和以花蜜為報酬施行傳粉的過程中,傳粉者與花部性狀的互動式樣和機制顯著不同。對于蜂震傳粉,傳粉者與花資源互作式樣知之甚少。 ?????
馬先蒿屬部分植物花冠的上盔形成一種特化的創(chuàng)新性狀(即扭曲的喙狀結(jié)構(gòu))將花藥包裹,迫使傳粉者熊蜂以蜂震方式釋放花粉。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植物繁殖生態(tài)學學科組以群落中五種不產(chǎn)蜜的具喙馬先蒿及其三種主要傳粉熊蜂為研究對象,通過連續(xù)五年的野外實驗,探討了影響熊蜂訪花偏好的因素。研究表明,當熊蜂可以使用相同蜂震頻率訪問不同植物獲得花粉時,其訪花偏好主要依賴于花資源的多度,沒有特定的物種偏好;當熊蜂使用不同的蜂震頻率來訪問不同植物的花時,其訪花偏好維持特定的物種偏好,主要是花粉報酬更大的植物。該研究闡釋了基于聲學特征聯(lián)系的傳粉者和開花植物相互作用的依賴式樣,豐富了關于植物繁殖策略多樣性的科學認知。 ?????
相關研究成果以Bumblebees’flower preferences are associated with floral abundance and buzz frequency when buzz-pollinating co-flowering plants為題,發(fā)表在Entomologia Generalis上。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 ?????
三種熊蜂在蜂震傳粉過程中對五種馬先蒿的偏好式樣概念圖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quán)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quán)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quán)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