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播報
為什么去農(nóng)村掛職?這個問題在我作出決定前就不斷的回響。我在北京城市里長大,有一份相對穩(wěn)定的工作,有親屬、父母、妻子和子女,還有朋友、同學和同事,那為什么還要離開北京到兩千多公里外的貴州山區(qū)掛職?問題不斷的閃現(xiàn),答案在于動機。
做工作、干事業(yè),都講一個動機。一種是根治于內(nèi)心深處,春風化雨般的動機。第二種是隨事物發(fā)展變化,個人不斷思考所產(chǎn)生的動機。第三種是受前兩種動機影響,第一時間反映出來的動機。這三種我恰好都深刻的體會過,形成了我的掛職動機,從而作出了我的掛職決定。
時間回到1990年,八九歲的我,看過一部電影《焦裕祿》,當焦裕祿同志在一面面紅旗中帶領村民們走出來的時候,那個電影場面深深的感染了我。雖然我當時還不能深刻的理解和領會焦裕祿精神,但我內(nèi)心中已經(jīng)樹立起了共產(chǎn)黨員的光輝形象,心中想往長大了就要作像焦裕祿那樣的干部,心中堅定了永遠跟黨走的決心。
1996年,我觀看了電影《孔繁森》,當看到孔繁森同志把一位藏族老媽媽凍傷的雙腳揣到自己懷中捂腳的畫面時,我被這位掛職干部的實際行動所打動了。我當時就在思考,去偏遠地區(qū)掛職是一件神圣而有使命感的工作,我一定要去掛職。
2003年,上大學三年級的我,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這是組織上多年培養(yǎng)和老師們關心教育的結果。面對黨旗莊嚴宣誓的那一刻,我心潮澎湃,感到的是作為共產(chǎn)黨員應作出的表率和肩負的責任擔當。伴隨著老師的教誨和心中“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我走出校門,步入社會,作起了一名基層的公務員。
當2010年觀看電影《第一書記》的時候,我的感觸良多。我能夠體會到沈浩同志掛職前的感受,也能夠深切理解他在掛職中要干出一番事業(yè)的決心。觀影結束后,我已經(jīng)作出了決定,我要到一個條件艱苦的環(huán)境中去掛職,發(fā)掘自身潛力為人民群眾做一些實事,用實際行動向黨組織作匯報。
種子一旦萌芽,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是不會停止生長的。我耳邊時常響起歌曲《在燦爛陽光下》,那熟悉的旋律和感人的歌詞常常教育激勵著我,“從小老師教我唱,唱支山歌給黨聽,幾經(jīng)風雨更懂得,跟著共產(chǎn)黨才有新中國。”在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軌跡中,我從一名學生干部到基層公務員,再到黨校的老師,再到現(xiàn)在工作的中國科學院,可以說不忘初心,我始終緊緊繃住了“堅定理想信念,努力為黨工作。”這根弦。
2016年9月,我按照中組部和中國科學院的要求安排,來到貴州省六盤水市的院壩村掛職第一書記,任期兩年。這是組織上多年培養(yǎng)和個人努力的結果,我想掛職、能掛職、也該掛職,更應該好好的掛職。
我沒覺得自己能力比同齡人有多強,當然我也沒覺得能力比同齡人有多差。我是1981年出生的,是在改革開放的大好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人,深切見證和感受到了黨領導的改革開放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我發(fā)自內(nèi)心的向把黨的改革開放偉大事業(yè)鞏固和推向前進。我想干事,實踐證明能干事,時代要求我也該干事。我自愿到貴州山區(qū)掛職,只因國家的脫貧攻堅事業(yè)已到關鍵時刻,在這場必須贏的戰(zhàn)爭中,我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必須沖在前面,走好我這代人的長征路。我有時也想在北京優(yōu)越輕松的環(huán)境下去工作生活學習,過好自己的小子日。但是黨和人民不允許,不允許我們白白浪費了這個國家偉大復興的大好時機和寶貴時間,我必須要在這個時代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自己應盡的貢獻。
我不能說特別的熟悉和了解農(nóng)村工作,雖然“隔行如隔山”,但是我認為“隔行不隔理”。這些年我經(jīng)常夜讀《之江新語》,作者的一字一句生動體現(xiàn)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一科學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對于我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有著極高的指導作用。我學科專業(yè)相對豐富、略懂管理、較為熟悉黨建工作,有信心和能力完成掛職第一書記的工作。只要我們按照黨的要求和部署,結合當?shù)貙嶋H狠抓落實不放松,擼起袖子加油干,就一定能夠取得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的最后勝利。
松樹不是什么名貴木材,但我愿作一棵青松,常駐在貴州山林之中,珍惜時代所給予的機會和人民群眾所寄予的期望,帶領全村8142名村民群眾在脫貧攻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上,干出一番屬于我力所能及而又理所應當?shù)氖聵I(yè)。
我叫韓力,來自中國科學院,掛職貴州的院壩村。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