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fā)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機構設置
創(chuàng)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期刊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文化副刊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中國科學院杭州醫(yī)學研究所教授胡海聯合團隊闡明了乳腺癌微環(huán)境中惡性細胞與免疫細胞通過精氨酸代謝協(xié)作促進免疫逃逸的分子機制,為靶向代謝的聯合免疫治療提供了新思路。
腫瘤微環(huán)境作為包含異質性細胞群體的復雜生態(tài)系統(tǒng),其代謝交互網絡對疾病進程具有重要的調控作用。研究采用單細胞測序聯合代謝組分析技術發(fā)現,乳腺癌細胞通過主動分泌精氨酸,誘導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AM)發(fā)生代謝重編程。這種代謝協(xié)作促使TAM內多胺合成通路異?;罨?,特別是精胺的過量生成通過表觀遺傳調控機制,驅動巨噬細胞向免疫抑制表型轉化。
研究發(fā)現,臨床乳腺癌患者血清精氨酸水平與腫瘤進展呈正相關,但促癌效應嚴格依賴于完整免疫系統(tǒng)。在免疫缺陷模型中,外源補充精氨酸未能加速腫瘤生長,這提示其促癌作用主要通過免疫調控途徑實現。
進一步,機制研究發(fā)現,巨噬細胞內精胺的異常積累通過調控DNA去甲基化酶活性,重塑關鍵免疫調控基因的表觀遺傳。這種表觀重編程促使TAM分泌免疫抑制因子,抑制CD8+?T細胞的活化與功能。而采用FDA批準的多胺合成抑制劑DFMO阻斷該代謝軸,可有效逆轉免疫抑制微環(huán)境,抑制腫瘤進展。
該研究揭示了介導精氨酸促癌功能的主要細胞間協(xié)作,解釋了既往研究中精氨酸功能異質性的爭議,并為相關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研究證實,靶向干預腫瘤細胞-TAM間的精氨酸-多胺代謝軸,可有效增強現有免疫治療的應答效率。目前,基于這一成果的臨床試驗正在積極籌備中。
4月3日,相關研究成果以Cancer cell-derived arginine fuels polyamine biosynthesis in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to promote immune evasion為題,在線發(fā)表在《癌細胞》(Cancer Cell)上。
乳腺癌細胞與TAM間通過精氨酸代謝交互促進腫瘤發(fā)展的機制圖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